小有成就之後的劉雯,稱得上非常努力。
他們寫了好多資料,就是(一個東西)南方人怎麽稱呼,南方是怎麽一回事等等。(美國)南方人本來是最頑固的,最反對黑人的。
後來福克納最喜歡一個黑人老奶奶,她對他最好,他也一直贍養她。發燒的時候,老奶奶說我想吃冰淇淋,福克納就開汽車出去,開了好幾十裏路才買到冰淇淋,送回去給老奶奶吃。所以他對人的愛不局限於膚色,黑人他也很愛,我覺得這一點是很可貴的,所以我對他有比較高的看法。
借助研究解決翻譯難點新京報:具體來說,你在翻譯福克納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?李文俊:那倒有的,不過好在認為福克納作品難搞的不止我一個,美國本地也很多人看不懂他的東西,所以出了很多書解釋福克納的作品應該是怎麽樣的,意思是怎麽樣的。我到美國去的時候就專門買解釋福克納的書帶回來,書中解釋的難處也是我(翻譯時)遇到的難處,所以我靠著這些書的幫助,就比較能夠理解福克納了。
這樣譯了一本以後再譯其他的就不覺得困難了。
新京報:據說福克納的原文裏用了很多方言,你是怎麽處理的?李文俊:(這方麵)有很多美國參考書,寫福克納文中的哪個字相當於正規英語裏麵哪個字,都解釋清楚了,我把這個意思領會以後也用比較土的語言來表達,所以這對我來說不算是一個很困難的事。這個時期歐洲各國都把基督教作為國家宗教,所以人們也把這種政教關係稱為“國教統治”,基督教成為社會判斷是非的終極標準,宗教法庭成為最高的法律機構。
第三種形式則是“政教分離”的西方政治,近代首先在中世紀政教衝突最激烈、最黑暗的歐洲國家出現。其表現形式是:政治權力的合法性依據,建立在人民主權論的基礎上,管理者的權力來自被管理者的同意,並要受到被管理者的監督。
宗教與公共權力相脫離,成為純粹的私人事務,主要解決民眾的精神信仰問題。在政治文化領域,“猶太-基督宗教”思想仍是西方現代國家政治合法性的深層文化基因。
(作者:烏蘭察布外圍招聘)